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工作动态
科室:政治部 拟稿人:白全忠 审批人: 吴占京 发布人:崔新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考察调研的足迹遍及黄河上中下游,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五年来,栾川县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办理一批涉及黄河流域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并以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黄河流域生态和高质量发展的深远历史意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检护文旅·百村千宿】
随着栾川县旅游业的发展,民宿行业蓬勃兴起,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民宿在全县沟沟岔岔遍地开花,目前有民宿23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小民宿”逐渐成为托起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民宿发展依托周边优美的生态环境,栾川县检察院立足地域特色,将民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结合,制定《栾川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检护文旅“百村千宿”专项监督活动方案》,重点对民宿及周边生态环境、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重点监督。
2024年9月18日,栾川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干警走访部分民宿,对民宿经营主体开展法律宣传服务,并赠送相关书籍,积极向民宿问需问效,不断提升服务民宿产业的实效,确保民宿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日】
在首个全国生态环境日,干警们悬挂“以公益诉讼之名,守护山清水秀地绿”横幅,向来往群众分发宣传手册,普及《黄河保护法》等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并讲解关于“全国生态日”设立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公益诉讼部门的主要职能,以及公益诉讼案件办理的流程。同时,检察干警们现场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并结合破坏生态环境资源典型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让群众对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了检察机关的影响力,使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检察开放日】
栾川县检察院开展“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及有关行政单位负责人参加。
栾川县检察院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作为公益诉讼检察重点工作,结合《黄河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专门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建立黄河流域保护专项巡查制度,形成公益诉讼部门与后勤部门、技术部门全流程的协作配合机制。栾川县检察院一方面充分利用检测浮漂、卫星遥感等设备准确掌握每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实时获取各类监测数据,为及时开展河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数字检察”建设,完善舆情监测分析软件线索搜集、转移功能,在无人机上配置夜视仪,提升大疆制图软件3D全实景建模功能,实现了全天候作战,远距离遥感侦查取证,提高了调查广度和精度,有效克服了偏远山区公益诉讼取证难的问题。
同时,栾川县检察院与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和林业等行政部门形成良性互动、积极协作关系,建立“河长+检察长+警长”“林长+检察长”等协作治理机制,通过建立联通信息制度、联动协作制度、联席会商制度、联合督查制度等,加大各部门协同配合力度,强化“司法+行政”履职,实现业务监督、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和公益诉讼工作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