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工作动态
科室:政治部 拟稿人:白全忠 审批人: 吴占京 发布人:崔新鸽
为深入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职能,加强鹳河(淯河)--淇河流域生态环境和水源、矿产、林木及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的保护。10月10日,两省五地检察院在西峡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鹳河―淯河―淇河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同时启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公益诉讼联合专项监督行动。栾川县检察院作为协作单位参会,并作交流发言。
签署此次《意见》的有西峡县检察院、商南县检察院、栾川县检察院、卢氏县检察院、淅川县检察院等两省五地检察机关,会上大家交流了近年来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就共同保护鹳河--淯河—淇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跨界流域生态环境达成了共识。
栾川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潘萌介绍了开展栾川县检察院开展淯河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基本情况。就此次协作机制的建立,他表示,淯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栾川作为五县联合保护单位之一,会和兄弟单位一起,以本次协作意见的签署为新起点,进一步凝聚共识、精准发力、精诚合作,坚持不懈“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汇聚保护合力、筑牢司法屏障,实现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环境双赢多赢共赢,为全面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意见》确定建立七大协作办案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发现涉及协作方地区的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线索的,应当及时移送协作方检察机关;建立跨区域案件办理协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建立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建立向党政汇报及与行政部门衔接机制;建立案件研讨与分析交流协作机制;建立信息宣传协作机制。五地检察机关将立足区域实际,充分发挥检察工作职能,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大局,解决跨区域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突出问题,健全联动机制,整合办案力量,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资源行为的防治和打击力度,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法律监督,为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意见》确定,五地检察机关将围绕跨区域水资源保护、跨区域森林资源保护、跨区域矿产资源保护、跨区域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共同开展鹳河--淯河—淇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