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丰富活动
科室: 拟稿人: 审批人: 发布人: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权利,也有必要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都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必合群,不必讨好别人,不必挖空心思搞好关系、积攒人脉、钻研关系学、践行成功学。唯如此,人们不必耗费相当精力用于社交、内耗,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为社会做贡献,并由此实现社会价值、获取社会认同。
于2012年4月28日在全国公映的电影《杀生》是由管虎执导,黄渤、任达华、苏有朋、余男等联袂主演的荒诞悬疑黑色喜剧,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管虎由此片获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黄渤由此片获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
影片内容梗概为,在1940年代中国西南一座基本与世隔绝的长寿镇,一群居民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异类的故事。片中牛结实由黄渤饰演,是一个几乎总是做恶作剧、缺德事的捣蛋鬼。例如,在病危老人的吊瓶里注入白酒,在圣水中撒尿,把催情药倒入镇民饮水源头,偷看别人同房,偷别人家的东西,钻入别人家祖坟偷出陪葬首饰,等等。
长寿镇民忍无可忍了!经牛结实的宿敌、留过洋的牛医生(牛犊子,苏有朋饰)献计,人们达成共识:诱使牛结实喝下烈酒,再淋雨,每一个镇民都告诉牛结实“你脸色发黄”,通过心理暗示使其相信自己患了绝症,最终死去——中间有一个小插曲,牛结实为了保护自己和马寡妇所生的儿子,决定拖着棺材离开长寿镇等待死亡来临。
该片并不是一部典型的法律电影。不过,如果从共谋共同正犯、主从犯的划分、被害人过错等微观视角分析,或者从乡土社会与国家权力、畏官情绪与传统法律文化、民间法与习惯法、民主制的利弊等宏观角度展开分析,皆是饶有趣味的。然而,如果从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来分析,也许更有意思。
对于闭塞、落后、愚昧的长寿镇来说,牛结实着实是一个反叛者,太有个性,太特立独行。他的很多行为都不符合传统要求,不符合“正常人”的期待,不守规矩。他不愿循规蹈矩地生活,基本上是以“捣蛋添乱”为人生乐趣。如果一件事不能恶心别人、不能让别人不爽,那么他一般是不会做的——当然,他在很大程度上是想自娱自乐,本意未必是害人。他处处结仇,践踏民众忍耐的底线,无可救药。没有人脉倒也罢,他的人缘太差了。镇民尚且认同他,所以容忍他的胡作非为;一贯忍让、一盘散沙的镇民不认同他了,突然团结一致、一致对外了,他的末日也就到了。他脱离了群众,是他平素的所作所为让他自绝于群众,群众选择了“让他永远消失”。所以,他消失了……这是多数人的暴政?还是“人民出场”?也许兼而有之吧。
如果牛结实更加强壮、聪明,最好加上几个铁杆跟班,那么以牛结实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将会在长寿镇出现,他有望成为长寿镇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实际统治者。官府尊者权威涤尽,道德伦理无法约束,如果这样,就不止是添堵添乱的问题了,而是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作威作福的问题了。长寿镇也就沦为丛林社会了。当然,也不排除他继续发展壮大、洗白、评为“XX先进工作者”、戴红帽子、成为“地下组织部长”的可能性。
如果牛结实不是以添堵和破坏为乐,而是很有个性的天才,那么长寿镇民会如何对待他,是饶有兴趣的问题。对他人的尊重和对异见的包容是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表征。应当承认,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权利,也有必要营造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每个人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都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必合群,不必讨好别人,不必挖空心思搞好关系、积攒人脉、钻研关系学、践行成功学。唯如此,人们不必耗费相当精力用于社交、内耗,只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为社会做贡献,并由此实现社会价值、获取社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