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丰富活动
科室: 拟稿人: 审批人: 发布人:
读完郎景和的《一个医生的故事》,我对郎景和充满了尊敬——他是一个医生的典范,他用自己的实践和感悟诠释着“医学人文”的内涵。
我一直认为,与检察官职业最为相近的就是医生。他们面对的都是“有病的人”,区别只是一个是身体上的,一个是心灵上的。治病救人是两个职业共同的追求,尽管手段不同,但是从起点到终点,他们始终是一个战壕的战友。
从郎景和的“医学人文”里,我想到了“检察人文”。没有人文色彩的职业注定缺少生命力,不会长久。医学偏重技术,检察工作有着更大有社会背景,有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因素,它比医术更有资格建立起一种更加优雅的、属于自己的“检察人文”。
检察人文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是它的核心应当是八个字:尊重、公正、悲悯、专业。
尊重是前提。一个合格的检察官必定是对于自己的职业有着火热的情感,把它做为自己终生的职业追求,而绝不是将其做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面对一个个社会上等待自己治疗的“病人”,我们还会有一种悠闲,还会有一种漠视、有一种厌倦吗?更何况,假如我们将其做为“谋利”的工具,其它的一切将无从谈起!尊重的第二个含义就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尊重。“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医生的医术与经验,不是在教科书和文献上,而是在临床实践的病人身上。郎景和不无感慨地说:“无论我们的诊断是成功还是失败,没有病人的理解、了解、谅解,没有病人的合作、意愿和宽容,我们的任何医疗活动都将寸步难行!”医生如此,检察官如何?有哪一个优秀的公诉人不是在法庭上练就的?是一个个被告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的技术一天天炉火纯青。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善待让我们一天天成长起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公正是灵魂。“检察官是世界上最客观的官署”,我们是国家的法律监督者。职业的定位让检察官必须有超出其它司法官员的公正情怀,它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对待与当事人有关的每一起事件,每一个纠纷,任何偏私都会是对自己职业的伤害。郎景和曾经历过一件有关“关系”的事件。一天查房,交班的丈夫告诉他某某是谁介绍来的。恰巧有一个农村老太太,没有任何关系,于是他对身边的丈夫说:“我来给她找个关系,就个关系就是我!”于是护士在这个老太太的牌子下面写上“郎大夫”。用郎景和的话就是,都有关系,就都没有关系,这就平等了。不可否认,现在社会还是一个关系盛行的社会,往往官司一进门,关系也就随之跟进。如果没有公正做为自己的底线,我们就会有各种理由从事实和法律上寻找“漏洞”,为各种关系打开方便之门。当检察官的眼里只有公正的时候,各种关系就会隐退,职业的尊荣就会大放光彩。
悲悯是品质。没有人天生就是罪犯,没有人愿意自己成为一个病人。也许每一个犯罪的人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不会从内心里渴望自己成为一个犯罪的人,包括为生活所迫而选择进入监狱。他们一定是有着巨大的无奈或者心里上的疾病,让他们做出了“卑劣”的、与社会正面相反的角色选择。当我们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病人,我们就会与他们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做到:即使受到了刑罚处罚,仍然“没齿无怨言”。相反,我们视其为敌人,仇恨也就在所难免,对立就是唯一的出路,他们也许会慑于法律的强大,但是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总有发芽的一天。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我们还会实现“治愈的希望”吗?郎景和经常强调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仁心”:“我们不能保证治疗好每一个人,但要保证好好治疗每一个病人!”
专业是保障。外科丈夫裘法祖曾说“术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强调的是“术”的重要性,一个雄心万丈的勇士,手无缚鸡之力仍然无法冲锋陷阵,无法实现平定天下的宏愿。郎景和教授对于外科大夫优良“台风”的论述让我心仪不已:睿智机敏、处事不惊、气定神宁;流畅无阻、沉稳练达、化险为夷;谦和协作、长者之风、叹为观止。这是一个外科大夫的专业素养,也是任何一种职业应当学习的品质。检察职业的专业性是其内在的品质要求,从法律知识的掌握到实践经验的练达,再到社会关系的平复,无一不需要一种专业的技能,娴熟的专业训练和培养是对法律的尊崇,是对检察官职业的尊敬,也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尊重。6月18日在井冈山的一次检察官培训上,清华大学张建伟教授的一席话让我们心生警醒:专业能力应当是我们内在追求,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检察系统每年都评出许多专家,其实有几个真正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