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检察新闻 > 工作动态
科室:政治部 拟稿人:白全忠 审批人:吴占京 张丽华 发布人:周月君
“十分感谢栾川县检察院对孩子们的挽救、帮教,让他们回归社会,走上正道,虽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检察官的谢意。”2月1日,涉罪少年小明、小萨(化名)及监护人亲自把2面锦旗送到了办案检察官手中,并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随后,检察官和帮教对象、司法社工开展座谈,就帮教问题交换意见,还邀请帮教对象参观了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 时间回到2021年9月份,未检检察官在办理一起强奸案件中,发现案件涉及一些辍学的“边缘”未成年人,这些孩子因为受不良朋辈影响、父母监管失当、自身未树立正确价值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但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或不够刑事立案标准而未被立案侦查。未检检察官莘晓静认为,在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一名未成年人都不应该掉队,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是重点,而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也是社会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为此,栾川县检察院联合司法社会工作者开展临界预防。小明、小萨作为“边缘”未成年人的一员也成为了帮教的重点。
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发现,小明、小萨平常沉迷于网游,造成情绪烦躁易冲动,“朋友圈”又有暴力环境,如果能帮助小明、小萨转变陋习、换个圈子,兴许会有奇效。检察官和司法社工与其监护人交流,制定详细的帮教计划清单,成立帮教小组,定期对其进行帮教。在考验期间,小明、小萨不仅能够遵守法律法规,服从帮教工作,按时向帮教小组汇报自己的情况,还积极主动报名,利用周末时间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参与向一线工作人员送清凉活动。
“看到这些帮教少年都在努力改变自己,我们感到欣慰,这是未检检察官做好‘守心’工程应尽的社会责任。“”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陈世亮表示,下一步,栾川检察院将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汇聚各方力量,深入分析未成年人失足原因,监督指导司法社工对帮教对象开展N项帮教活动,助力帮教对象改正不良习惯、顺利融入社会,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考验期满,小明、小萨焕发出来一种积极、乐观、朝气的精神状态,已经具有敬畏与感恩心态,并且愿意积极回归学校、回归社会。监护人均表示,通过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大量细致的帮教工作,孩子们开始变得开朗、自信,与父母友邻的关系也得以改善,逐渐树立起了自立自强的价值观念。为了感谢检察官的耐心帮教,才有了故事开头送锦旗的场景……
据了解,去年以来,栾川未检联合轩合司法社工共开展50次帮教活动,借助社工力量,开展社会调查6份、开展心理干预6人次,被观护帮教的未成年人均已顺利通过监督考察,免于起诉,进而继续学业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恢复正常生活。